Decode官网——周五早盘交易时段,国际原油市场呈现微幅上涨态势。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5美分,报收于66.60美元/桶,但回顾整周行情,其累计跌幅达2%;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期货价格同样小幅上扬6美分,收于62.85美元/桶,然而本周累计跌幅更为显著,达到2.9%。这一价格波动背后,是多重复杂因素对原油市场供需平衡的深度重塑。
在供应端,OPEC+成员国的增产提议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据权威市场调研机构信息显示,本周多位OPEC+成员国代表再度提议,该联盟在6月加快原油产量恢复速度,这已是连续第二个月就该议题展开讨论。此消息一经传出,市场参与者迅速对全球原油供需格局进行重新评估。OPEC+作为全球原油供应的关键调节力量,其增产意向的持续发酵,无疑为原油市场带来供应增加的预期压力。

与此同时,俄乌冲突局势的潜在变化也对原油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透露,俄罗斯与美国在推动结束乌克兰冲突的进程中“朝着正确方向迈进”,尽管目前仍存在诸多关键问题亟待解决。一旦俄乌冲突实现停火,并且针对俄罗斯的制裁得以解除,大量此前因制裁受限的俄罗斯原油将有望重新流入国际市场。Rystad Energy分析师指出:“若俄乌冲突停火并伴随制裁放松,俄罗斯每日原油出口量可能恢复多达100万桶,这将对全球原油市场形成明显的下行压力。”俄罗斯作为全球重要的原油生产与出口国,其原油供应的大幅增加,必然会加剧国际原油市场的供应过剩局面。
除俄罗斯外,伊朗原油出口的潜在回归同样引发市场高度关注。伊朗外长阿巴斯・阿拉克奇于周四宣布,伊朗准备前往欧洲与美国重启核谈判。这一消息迅速点燃了市场对于伊朗原油出口重启的预期,进而对原油价格形成打压。作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第三大产油国,伊朗若能与国际社会就核问题达成协议,其原油出口能力有望在数月内快速恢复。据业内预测,伊朗原油出口量将在短期内回升至每日150万桶以上,这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全球原油市场的供应压力。
在需求端,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效应持续显现,严重抑制了原油需求前景。当前,全球两大石油消费地区——亚洲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仍未得到有效缓解,成为制约原油需求增长的核心因素。为应对关税冲击,美国企业纷纷上调产品价格,同时大幅削减未来盈利预期。众多跨国公司通过市场调研发布警告称,由于成本持续攀升以及供应链紊乱,其生产经营活动将面临严峻挑战,投资决策也愈发谨慎。高盛大宗商品研究团队分析指出:“贸易担忧情绪不仅对企业投资支出形成压力,还严重削弱了消费者信心,这种负面影响将逐步传导至全球石油需求领域。”此外,美欧等主要经济体近期释放出经济增长放缓的信号,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原油需求疲软的担忧。
从当前国际原油市场的整体格局来看,油价正处于“供强需弱”的关键转折阶段。供应层面,OPEC+潜在增产、俄罗斯原油供应恢复以及伊朗出口重启构成三重供应压力,彻底打破了市场此前依赖有限供应支撑油价的预期;需求层面,贸易摩擦持续、美欧经济增长乏力等因素,使得原油需求增长动力不足。综合来看,短期内国际原油价格或将维持震荡偏弱的运行格局。未来,市场需重点关注伊核谈判的实际进展,以及OPEC+在六月会议上是否会正式提出并落实增产方案,这些关键事件的走向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国际原油市场的价格走势与供需平衡状态。